医疗器械有效期的保存期限为 (一)

医疗器械有效期的保存期限为

医疗器械不同方面相关的保存期限有所不同:

记录保存期限普通(非植入类)有有效期的医疗器械,其进货查验记录、销售记录保存至有效期后2年;无有效期的,保存期限不少于5年。植入类医疗器械(如心脏支架、骨科钢板),进货查验记录和销售记录需永久保存。大型医疗器械,使用记录保存期限不少于5年。验收/养护/销售记录,保存至医疗器械有效期届满后2年;无有效期的,保存不少于5年。证件有效期

生产许可证/注册证有效期为5年,需在届满前6个月申请延续。

产品有效期

有效期指医疗器械在规定储存条件下保持安全有效的期限,通常自生产日期起计算。常见期限为:一次性耗材(如注射器、手套)2 - 5年;微创/植入器械(如手术刀、心脏支架)5 - 10年;光学器械(如角膜塑形镜)1 - 2年。

具体执行需结合产品特性、产品说明书及法规更新,建议定期核查最新政策和查阅官方更新。

跟着张羽老师学法规-记录保存年限总结篇 (二)

记录保存年限总结篇

一年:

生产企业批记录,至少保存至药品有效期后1年。

根据《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医疗机构药品购进记录必须保存至超过药品有效期1年,但不得少于3年。验收记录必须保存至超过药品有效期1年,但不得少于3年。

制剂在使用过程中出现质量问题时,填写收回记录。保留病历和有关检验、检查报告单等原始记录至少1年备查。

药品批发企业销售含麻黄碱类复方制剂时,核实记录保存至药品有效期后1年备查。

根据《药品流通监督管理办法》,药品生产、经营企业按照本条前款规定留存的资料和销售凭证,应当保存至超过药品有效期1年,但不得少于3年。

两年:

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的验收、检查、保管、销售和出入库登记记录应当保存至超过蛋白同化制剂、肽类激素有效期2年。

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购销记录,并保存至超过疫苗有效期2年备查。

进货查验记录和销售记录应当保存至医疗器械有效期后2年;无有效期的,不得少于5年。植入类医疗器械査验记录和销售记录应当永久保存。

五年

医疗器械使用单位相关的检查、检验、校准、保养、维护并予以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医疗器械规定使用期限终止后5年。

生产毒性药品及其制剂的生产记录,保存5年备查。

根据GSP:企业经营相关的记录及凭证应当至少保存5年。

企业委托其他单位运输药品的,相关记录应当至少保存5年。

医疗器械购销记录保存要求 (三)

根据《医疗器械经营监督管理办法》的规定,医疗器械购销记录的保存期限需严格遵守。进货查验记录和销售记录应当保存至医疗器械有效期后两年。对于无明确有效期的医疗器械,其记录则至少需要保存五年。特别地,对于植入类医疗器械,其进货查验记录和销售记录则要求永久保存。

医疗器械经营企业必须建立并严格执行进货查验记录制度。针对从事第二类、第三类医疗器械批发业务以及第三类医疗器械零售业务的企业,还需建立相应的销售记录制度。这些记录信息必须真实、准确且完整,以确保追溯性。

从事医疗器械批发业务的企业,其购进、贮存、销售等记录需符合可追溯要求。这有助于确保产品的源头可追溯,从而保障患者安全。鼓励其他医疗器械经营企业也建立销售记录制度,以提升行业整体管理水平。

建立并维护这些记录,不仅能够确保医疗器械的可追溯性,还可以有效防止假冒伪劣产品的流通,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与健康。企业应当高度重视并严格执行这些规定,以确保医疗器械的质量和安全。

从上文,大家可以得知关于医疗器械进货查验记录应当保存至医疗器械有效期后几年的一些信息,相信看完本文的你,已经知道怎么做了,典诚律网希望这篇文章对大家有帮助。